[清] 丘逢甲
王寿山头月一轮,照君风骨最嶙峋。
不如归去山中好,刘四从今莫骂人。
诗作的前两句借寿山如镜新月点染了王佐臣风骨清奇的形象。首句“王寿山头月一轮”,以“王寿山”点出友人居处,并以一轮明月象征友人品质的高洁。写友人风骨嶙峋,作者用“月一轮”映照,巧妙地借用中秋明月之喻,既有外在的形神,又见内在的气质,且明暗交错,形神兼备。同时“一轮”也点出明月正当秋分,是年之中心,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审美意蕴。次句“照君风骨最嶙峋”,以“风骨嶙峋”写王佐臣瘦硬挺拔、孤高傲世的品格,这一方面又借助映月的山头初月作了形象化的表现。
诗作的后二句抒发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不如归去山中好”,是全诗感情的凝聚,也是诗人对友人的明确劝勉。这一句由“风骨嶙峋”的王佐臣联想其归隐山林,以明月清辉映衬幽静宜人的山中胜景,那山花烂漫、松涛阵阵、鹰击长空、水流石上的壮观场面尽收眼底,这样的生活无疑是最为美好的。一个“好”字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的由衷的劝勉与赞扬。
“刘四从今莫骂人”,这一句是全诗旨趣的归宿,也是诗人对友人的最为直接的的关怀与提醒。王佐臣当初寄居于王寿山时,屋内缺少安静的环境,总有些无聊子弟和轻薄官吏前来看望,这“刘四”很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位。诗人在此特意提醒他从此以后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免再骂人,这无疑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深沉厚重的关爱。
这首送别诗,在艺术表现上颇有特色。首先在结构上,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人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典型环境,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典型景物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在用典上诗人既能从宏观上整体关照,又能在微观上准确精到;同时以委婉的语气出之,娓娓动听。尤其是巧妙运用中秋新月和山水清晖以及花香鸟语等富于美感的景致,构成了清丽高远的韵致;同时,用富有闽南情韵的方言助声气,体现了声情与手法的完美结合。这些都可见出丘逢甲的深厚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