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丘逢甲
师泉拜后阵云屯,夜半潮高鹿耳门。
如此江山偏舍去,年年芳草怨王孙。
《台湾竹枝词·其二三》清代诗人丘逢甲
师泉拜后阵云屯,夜半潮高鹿耳门。
如此江山偏舍去,年年芳草怨王孙。
诗中赞颂了战士们的英勇气概以及他们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诗人用“云屯”来形容战士们的集结,用“夜半潮高”来描绘潮水涨潮时的壮观景象,生动地描绘出台湾人民对战士们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如此江山偏舍去,年年芳草怨王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台湾的热爱和不舍之情。诗人用“年年芳草怨王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和痛苦,用“如此江山”来描绘自己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既有对祖国的思念,也有对故乡的热爱。
从现代文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离开故乡时的无奈和痛苦。诗中的景象和情感相互交织,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诗人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渲染战争的残酷和痛苦,而是通过描绘战士们的英勇气概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来表现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不舍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更加深沉和感人,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