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林静学双兰》宋释文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文珦

《和林静学双兰》原文

一本两花新,重滋旧畹春。

难教入凡梦,唯共何天真。

沮溺终稳隐,夷齐又得仁。

临风如欲笑,笑着独醒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双兰,并蒂兰花。兰为花中君子,古人常以孤芳独赏的兰花来寄托诗人的高洁之志。首联写双兰新发,重滋兰畹之春,令人眼前一新。“一本”一本古已有之,“两花”这是首次出现于诗中,“新”字更是点睛之笔。次句写双兰重滋兰畹春,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从兰花与幽谷的关系中表现其不凡。兰花之所以香,是因为它生长在幽谷,经受风雨的洗礼。它不甘寂寞,又以芳香自娱。这一联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三、四句是议论,说兰花品性高洁,不是凡俗之梦,只能与真正纯洁的人为友。这是对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品格的赞颂。五、六句用古代隐士的例子进一步说明双兰的高洁。“沮溺终稳隐”出于《论语·微子》,孔子弟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二者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而屈原对楚王的忠心却反遭流放,故曰“难教入凡梦”。但隐居终归不是出路,“夷齐又得仁”,只有像他们那样保持清醒和高洁,才是正道。末两句写双兰临风而笑的情态,似乎是它在嘲笑世人。

全诗以兰花的形象表达诗人的高洁之志,同时又把兰花与真正纯洁的人相提并论。语言清新优美,议论高远。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