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邵雍
一室可容身,四时长有春。
何尝无美酒,未始绝佳宾。
洞里赏花者,天边泛月人。
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
室吟
邵雍
一室可容身,四时长有春。 何尝无美酒,未始绝佳宾。 洞里赏花者,天边泛月人。 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
我的房间虽小,却可以容纳我的身躯;四季变换,我的室内总春光映照。偶尔品一杯香茗,酌一觞美酒;哪有永远无名花,又有哪一个不想欢聚一场呢?你看那仙人逍遥似乘风破浪,徜徉在洞中;似我辈凡人于月下饮酒,吟诗作赋的情形也不过如此了。既然相遇了,就应该互诉衷肠,你我这样一辈子的凡夫俗子被生活的繁琐缠身,也不能清闲自在,你就笑我凡事太过于因循拖沓吧。
诗人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读书图:淡雅、简朴的居室内,春风和煦,花常相伴,桌上放着香茗或美酒或佳肴。喝酒赋诗、欣赏仙人的神奇美景以及酒肉神仙的欢聚时光成为诗人永恒向往的生活境界。“一室”、“四时”以及“佳宾”寥寥几个字就将诗人喜好自由闲适的文人雅兴酣畅地表现出来。“笑我太因循”,就是道出了他的愿望:我也渴望成为这样随心所欲的酒肉神仙。于是全诗有现实生活的影子,有令人发笑的生活细节的刻画,但在妙趣之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之意,终于上升到了思想的境地,构思和意境都不俗。
这首诗是邵雍的自况,也是当时一部分文人的自况。他们渴望像道家一样过一种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这种生活虽然不可能完全实现,但这种愿望却是很多文人心中永恒的梦想。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但韵味无穷。尤其是最后两句“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似乎是诗人与某人的直接对话,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当然,“我”笑他“因循”,也就是批评某人做事拖沓、不够洒脱了。这也就引出了全诗的主旨:尽管诗人一生淡泊名利,但也不能不为现实生活的不尽如人意而长吁短叹吧!
现代文译文:我有一间小屋,虽小却能容纳我的身体。四季如春,无论何时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春景。有时独自小酌几杯美酒,从无缺少好友相伴。正如那些游历在洞中的仙人一般,赏花饮酒;又好像在天边泛着月华的诗人一般,吟诗作赋。大家应该互相诉说心中的想法,对于我这个过于因循的人加以嘲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