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宋邵雍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邵雍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原文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不向此中寻洞府,更於何处觅城花。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

宋 邵雍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不向此中寻洞府,更於何处觅灵花。

邵雍一生,淡泊名利,不求荣华富贵,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他一生好佛,自称安乐先生,主张“心即是佛”、“定知非即是”,经常参禅悟道。这首诗是他隐居时游览寺院及黄涧时所作。

首句“能休尘境为真境”中,“能休”意为能摆脱尘俗,即能摆脱名缰利锁,进入一种清静的境界。“尘境”即尘世,是指官场、名利场。“真境”则是指自己向往的超脱尘世的清静境界。这一句是说自己能够摆脱尘世的烦恼,进入清静的佛门世界,因此把尘世看作是假象的尘嚣之地,把僧家看作是超脱尘俗的家。

次句“未了僧家是俗家”中的“未了”二字,是说自己尘缘未了,还俗未成。“僧家”指佛门弟子。“俗家”则是指尘世之家。这一句是说自己虽然进了佛门,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尘世的牵挂和烦恼,因此说自己是“俗家”。这一句和首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休”与“未了”形成对比,“能休”是积极入世的表现,“未了”则是未能超脱世事的说明。

三、四句“不向此中寻洞府,更於何处觅灵花。”是对首句“能休”的进一步说明和阐述。“洞府”,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灵花”,泛指仙界的奇花异草。这句诗的大意是说:自己不愿再在人世间奔波劳碌,寻觅那虚无缥缈的仙境;那么到什么地方去寻找那奇花异草呢?只有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寻找了。诗人用禅语入诗,表现了自己超脱尘世的清静境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求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境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在古代诗歌中是非常难得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