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邵雍
麟凤何尝不住郊,太平消得苦譊譊。
才闻善事心先喜,每见奇书手自抄。
一瓦清泉来竹下,两竿红日上松梢。
窝中睡起窝前坐,安得闲辞解客嘲。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自乐吟》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一首寓言诗,寓意深远,透露出邵雍对人生乐趣的独到见解。他通过诗的形式,表达了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首先,诗中的“麟凤何尝不住郊”一句,描绘了邵雍眼中的理想社会,那是一个充满和谐与安宁,麟凤(象征着祥瑞)也安居乐业的地方。这表达了他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太平消得苦譊譊”一句,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邵雍认为,如果社会太平无事,人们就不应该再抱怨不停,这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才闻善事心先喜,每见奇书手自抄”这两句则表达了邵雍的求知欲望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他一听到有关善事的事情就会感到高兴,甚至亲自去抄写那些他认为奇特的书本,这展现了他的好学和善良。
“一瓦清泉来竹下,两竿红日上松梢”描绘了诗人在生活中的惬意场景:清泉在竹下潺潺流淌,红日从松梢间冉冉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窝中睡起窝前坐,安得闲辞解客嘲”两句,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在自家的住所中睡醒后,坐在窝前,心中自然流露出解客嘲的闲适话语。这表现出邵雍的淡泊名利,乐于享受生活的态度。
总的来说,《自乐吟》表达了邵雍如何在平淡生活中寻找乐趣,并以善良、好学、乐于助人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态度,反映了他的处世哲学和人生观。他通过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和深刻理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典范。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可能地将诗句所表达的含义用现代语言重新阐述:
“在理想的社会中,麟凤也与百姓为邻,太平盛世哪里还需要再抱怨不停。一听到有关善事的好消息,心中便先自欢喜;每每见到奇书,便亲手抄录留存。清泉从翠竹间缓缓流淌,红日从松树梢头冉冉升起。在舒适的家中醒来,坐在前庭竹下,如何用闲适的话语解客嘲,这是我在平淡生活中找到的乐趣。”
希望这样的现代文译文符合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