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邵雍
叠叠是峰峦,西连梁雍宽。
与其行里看,不若坐中观。
包括经唐汉,并吞历晋韩。
消沉事难问,唯尔尚巑屼。
在寺庙之上,向南山极目远望,那连绵的山峰叠起重重,向西边一直延伸到雍州的界内。在山中行走看山,总不及在山腰中坐看来得有意思。那南山包孕了唐朝、汉朝的山势,又横跨了晋朝和韩愈的时代。要探寻山中的湮没消失的事已无法问起,只有山峰还时隐时现地矗立在原处。
在南宋时期的江西,有着不少像这样层叠连绵的丘陵地带,那曾经是秦汉以前的地理景观。那时许多古人已烟灭消亡,不复存在,唯独这大自然的山川风物依然如故。在变幻莫测的人世间,一切都随着时过境迁而物是人非,只有山水依旧。然而它阅历千年,看过多少朝代的兴衰更迭,曾发出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如今只默默地矗立在那里,静静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邵雍笔下的南山仿佛是一个见证历史的老人,他的目光深邃而辽远,洞察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这正是诗人所表达的消沉往事已难问的一种苍茫之感。坐观南山,也是一种审美的方式。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还有什么比山水更具有永恒性的呢?宋代山水诗中的这种苍茫之感与对永恒之山的向往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山水诗的一种新的境界。
今译:层层叠叠的山峦,向西一直连接到雍州的界内。行走在山中看山,总不及坐在山腰中看来得有意思。南山包含着唐朝和汉朝的山势,也横跨了晋朝和韩愈的时代。要探寻湮没消失的往事已无法问起,唯有山峰还依然矗立在原处。在那南宋时期的江西丘陵地带,有多少古人的故事都已经湮没消失,唯有大山依然矗立。这正如一个人从岁月深处抬眸远望,尘世间的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云烟,唯有岁月悠长,山高水长。
译文是一种现代人对于诗歌意思的表达方式,主要以口语为主,同时也加入了富有诗意化的语言。整段译文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和领悟,旨在以更优美的方式表达诗的含义和情感。这段译文中试图保留诗句原有的意思,同时在口语中传达诗中的美感,尝试呈现出原诗的情感意境和语言的优美感。虽然不同人对同一诗句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但我们希望能尽量保留诗歌的本质特点。同时尽量简明易懂,以达到更好沟通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我将这个部分称为“译文”,因为它试图将诗歌的语言转化为现代人的口语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