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邵雍
多病筋骸五十二,新春犹得共衔杯。
践形有说常希孟,乐内无功可比回。
燕去燕来徒自苦,花开花谢漫相催。
此心不为人休戚,二十年来已若灰。
这是我根据宋代诗人邵雍的《新春吟》所作的现代文赏析:
“多病筋骸五十二,新春犹得共衔杯。”诗人邵雍已年过半百,身体多病,但新春之际,仍能与友人举杯共饮。这两句诗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
“践形有说常希孟,乐内无功可比回。”践形,即实现天道、天理,这是邵雍的哲学思想。他常怀希孟之心,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乐内,即内心的快乐。诗人认为,没有建功立业不算真正的乐内。但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悲观的思考,而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燕去燕来徒自苦,花开花谢漫相催。”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燕子来去、花开花落的景象。诗人以燕子自喻,认为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所言,“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同时,诗人又用花谢、水流寓言生命匆匆老去、无情的时间往前催赶,从中展现了诗人的怅惘和无奈。
“此心不为人休戚,二十年来已若灰。”诗人表示自己的心态不为个人的悲欢离合所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淡然处之。这种心态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了二十年的磨砺和沉淀,才变得如此淡泊。
总的来说,《新春吟》表达了诗人邵雍对生命的珍视、对人生的淡然处之以及对时间的无奈和怅惘。虽然诗人在年龄上已经五十二岁,但他的心态却如同新春一般充满生机和活力。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人生哲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