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焦寺丞诗册三绝 其二》宋吕本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吕本中

《题焦寺丞诗册三绝 其二》原文

路旁来报定何人,物理潜通自有神。

想得三衢相见地,至今草木亦长春。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赏析这首诗:

题焦寺丞诗册三绝 其二

宋 吕本中

路旁来报定何人,物理潜通自有神。 想得三衢相见地,至今草木亦长春。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为“题焦寺丞诗册三绝”,实则只有第二首纯然是赞美和称赞,因为诗的主旨不在于景物的描绘,而在于表达读诗的感受和体验。这首先体现在对“来报”的理解上。诗句中的“路旁”是指路边的草木;读完诗句,“定何人”这看似简单的疑问便在心里荡起了波澜。“定”字与下句“自有神”形成了语意的呼应,让人产生联想。诗人是在猜测,莫非是某处山川灵秀之气所化现?于是他想象中便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县)之地草木葱郁,生机盎然,定是焦寺丞的诗作所赐。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草木以人的情感,对寺丞敏锐而善于想象评赏的心品也写了不少赞美之辞。“三衢相见”,当然不是单纯写路途相遇;写自己非常喜爱这首诗并写了一册抄了留作纪念的;“草木长春”,乃联想祝祷。“物理”就是万有相通的道理。“路旁来报”,说来也是种恍惚、猜想之事。由于作者不把题中的人物作真实的、特定的刻画,这就把读者的思路也带进了扑朔迷离的艺术境界。而其天性爱美,敏于联类和想象,也很率直地表现了出来。这首小诗并不具有重大主题和鲜明情节;虽然有小情趣,但只能作为一时娱兴之作。然而它却十分自然、熨贴而又贴切地表达了读后感的一般规律。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现代文译文如下:

路边有人来报信,问他是谁? 万物相通自有神通。 想象在三衢相见的地方, 至今那里的草木也欣欣向荣。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