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诸子》宋吕本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吕本中

《寄诸子》原文

南国旱愈甚,西郊雨复休。

蝇蛆作残暑,蛙黾斗清秋。

草暗黄沙尽,风吹白日愁。

祇应有相忆,时倚仲宣楼。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写,希望您能满意:

寄诸子

宋 吕本中

南国旱愈甚,西郊雨复休。 蝇蛆作残暑,蛙黾斗清秋。 草暗黄沙尽,风吹白日愁。 祇应有相忆,时倚仲宣楼。

诗人在饱经忧患之后,南方干旱无雨,使得原本已十分严重的旱情就更不堪忍受了;而临近郊区的雨水虽多,却搅得诗人心神不定。物极必反,需要雨水的滋润,可是眼下到处积水成片,哪里有什么水呢?大旱望云见雨的企盼,倒使自己愁肠百结;久雨仍将放晴,又难免有虚掷清秋之叹。面对这旱涝不均的现实,诗人不能不忧心忡忡。更何况连日来草丛暗淡无色,黄沙满地,使诗人愁绪倍增。眼前白日西斜,微风吹过,使本已闷热的气氛更增添了几分凄楚凄凉的意味。对于一个老迈之人来说,愁苦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此情此景,自己和子侄虽天各一方,但同样怀念不已。也许他们此时也正倚着楼旁的楼兰玉树期盼自己罢。“望阙挥玉珂”自是当日玄宗《梦见白发词》和洪适《池上言怀》“层楼似谪居”等诗词的一情一心境吧?为此愈想心头滋味酸楚自不用言。“子文独自客”、“肯弟犹贤囚”,还应该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吧?有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离别和漂泊中少了妻子那一份浓浓的情意,自己的酸楚有谁知?人易老、光阴速减又有几许呢?人间事本来就难料定。本该一别终生平安才对,怎奈得在这样一个时局动荡的乱世中飘泊辗转。这一切使诗人思绪万千而无法排遣。“祇应有相忆”,似乎诗人终于排遣掉了心头郁闷而略觉轻松些了,其实一个“惟”字表明并非如此。虽然对往昔一些达官贵人的那些虚名浮利的淡薄之情早已丢弃,但是仕途多舛、壮志难酬之意和物极必反后无从觅寻的那种无法寄托的心情空有所待依然牢骚郁积。“忧喜任所托”于是淡淡地从记忆的叶片上飘落了下来;即古人对少年诗坛的一种成见的远离也无意义。在这样的深秋微风的轻吹之下可以洗去那份心灵深处疲惫怅然的感受和泛滥思绪;“为恨方寸乱”、“石尘都起来”;笑大历少俊对排意浮言意境刻鹄成鹜自己浪费在那儿的种种精心呢喃至恐更多么怜惜钦慕等等惭愧嗟呀一番不胜人鬼非地一般了呢。“见罢子美春题诗,巾无晓风吹”、“蜗角呈蜗舍隐丝。——举帽属岑寂何所事!”和欧阳修之歌般梦语便是这位八百年前曾历尽悲欢离合磨难而立身处世的深刻象征的见证啊!明言余绪何必繁谈无厌过分解析;末二句句意恰合(辛弃疾)“不见长门幽怨客(明李梦阳《空同先生集序》),是可视为作者对自己一生遭际的总结吧!

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委婉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宦海浮沉的痛苦和身世之悲。诗风朴实自然、清新明快、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吕本中一生辗转漂泊、历尽坎坷。此诗是他晚年所作,寄寓了他一生的心酸和感慨。诗中描绘了南方旱涝不均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诗佳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