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春日海村(三首)》元丁鹤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丁鹤年

《春日海村(三首)》原文

门巷绝轮蹄,春深绿草齐。

风光不相负,泉石且幽栖。

卷幔通花气,移床避燕泥。

时时得佳句,自向竹间题。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春日海村(三首)

元代 丁鹤年

门巷绝轮蹄,春深绿草齐。 风光不相负,泉石且幽栖。 卷幔通花气,移床避燕泥。 时时得佳句,自向竹间题。

丁鹤年是元朝杰出的诗人、学者。此诗的标题《春日海村(三首)》点明诗人身处郊野海村,从诗的前两句“门巷绝轮蹄,春深绿草齐”可以见出,而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则是淡泊宁静的,正如他在另一首诗中所说的“余年已如此,不乐可谁何”(《归隐》)。诗人在这里获得了自由的天地,这里没有车马喧嚣、名利场腥风血雨,有的是和平宁静、恬静愉悦的气氛。他在《田家》一诗中曾写过“自是太平无战伐,何妨耕钓共悠悠”的诗句,可见他的心境和诗风是与他当时的生活处境和思想感情分不开的。

“门巷绝轮蹄,春深绿草齐。”在“门巷”前冠以“绝轮蹄”,已表明这是一处幽静的处所。尽管这处门巷“绝轮蹄”,却也并非绝对无人到访之处。一位友人便不时到此拜访他。正因为有客来,连路上的草都长得高高的。“风光不相负,泉石且幽栖。”正当你在“门巷”中感受到世事纷扰、人情炎凉之处的恬淡寡趣时,“泉石”天堂般的“幽栖”却又不期而至,二者恰逢其会。就在这隐居之地的恬静与幽雅中,诗人展开了丰富的遐想。

“卷幔通花气,移床避燕泥。”诗人居住的屋内,春意盎然。百花竞放,花香不时飘进屋内;诗人为了不使客人来访时触目生花、满室生香,特将窗帘卷起通花气;为了不使来访的客人或偶然掠过的燕子受泥马蜂之类昆虫的干扰,又将移过的床远离燕泥。“时时得佳句,自向竹间题。”他时常在竹间构思诗句、竹间题诗,也时常从竹间眺望山景和泉流。此情此景,的确使人感到他确实是在“幽栖”之中享受着清闲之趣。

这首诗与作者另外两首《春日海村》相比,在内容上并无大的差别,只是略胜在“泉石”、“花气”、“燕泥”、“佳句”等字面上而已。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朴实的语言和衬托的技巧:如“绝轮蹄”与“春深”相衬,“风光不相负”与“幽栖”相衬,“通花气”与“避燕泥”相衬,“竹间题”与“泉石”、“幽栖”相衬等等。由于衬托得当,整首诗就显得既朴素清新而又恬静优美。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