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东湖青山寺古鼎铭长老钟秀阁》元丁鹤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丁鹤年

《题东湖青山寺古鼎铭长老钟秀阁》原文

手开楼阁贮群经,面对湖山卫百灵。

玉镜夜寒通沆瀣,翠屏秋净倒空青。

避烟鹤起檐间树,行雨龙归几上瓶。

我亦逃禅云水客,便应萧散共松扃。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文作品,主要赞美了东湖青山寺钟秀阁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学的向往之情。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丁鹤年为题写东湖青山寺古鼎铭长老钟秀阁而作。古鼎铭是当时的一位著名僧人,钟秀阁则是寺庙中的一处重要建筑。通过这首诗,丁鹤年赞美了钟秀阁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学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两句“手开楼阁贮群经,面对湖山卫百灵。”描述了钟秀阁的建筑风格和环境特点。楼阁贮藏了大量的佛经,意味着这是一个与佛学文化紧密相关的场所。“面对湖山卫百灵”则描绘了周围湖光山色的美景,使得钟秀阁更加显得神圣而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玉镜夜寒通沆瀣,翠屏秋净倒空青。”继续描绘了钟秀阁的美景。玉镜般的夜晚,清寒通透,可以通达天地间的灵气;翠屏般的秋天,清爽洁净,倒映着空中的青翠。这些描述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学的向往。

“避烟鹤起檐间树,行雨龙归几上瓶。”这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钟秀阁的神秘和美丽。避烟的仙鹤从檐间的树上飞起,行雨的龙回到几上的瓶中。这些比喻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感受到钟秀阁的独特魅力。

最后两句“我亦逃禅云水客,便应萧散共松扃。”表达了作者对佛学的向往之情。作者自称“云水客”,表明自己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向往佛学的人。“便应萧散共松扃”则表达了作者愿意与佛学结缘、与松扃相伴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钟秀阁的美景和表达作者对佛学的向往之情,展现了丁鹤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在现代文译文中,可以更加直观地传达出这首诗所蕴含的美感和哲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