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丹山主者周东隐》宋陈著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著

《送丹山主者周东隐》原文

飞来峰头飞铁锡,一坐八载丹霞岑。

山林成阴饕眼浅,议论近古咻机深。

白云泊对不留迹,明月行空是归心。

可无坡翁挽戒老,试听重新钟鼓音。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宋陈著的这首七言古风诗作《送丹山主者周东隐》不难看出包含了寄情山水的殷殷情感和对人间现实利益的宽容释然,使诗情饱含于意象丰富的同时,亦呈现一种人生哲理。从词中隐约可见陈著同山僧交游往来、登山玩水及佛门之观瞻、师友殷殷期许。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诗的头两句“飞来峰头飞铁锡,一坐八载丹霞岑”。 铁锡为僧人的法器,词人在此用“飞铁锡”形如比拟周东隐行脚僧的生涯,在“飞来峰”上盘坐八载,潜心修炼。此词人对其敬仰有加,想必其道行亦应高深了。

“山林成阴饕眼浅,议论近古咻机深。”这两句词人以“山林成阴”代表自然造化,以“饕”代表贪求人间利欲。由于修炼精深,视而不见山林成阴的涵养恩赐;但知道近古的“议论”往往滋生利欲的诱惑,深知欲壑难填而其“咻机深”。意指知其不易而绝对禁止是不可能的。这里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白云泊对不留迹,明月行空是归心。” 这真是飘逸而令人仰慕的情愫,说及交游应如何澹然物外的交际道理;“白云泊对不留迹”,当然此际的心际是可以深蕴不可求也的意境!辞官归隐之人更是唯有顺应如清明的行月下山林乃能取得大家的谅解和支持的境界——显然这里是值得追慕的人生乐事和理趣!词的最后以听任辞归之人争取其重视师友教戒的好心情。“可无坡翁挽戒老,试听重新钟鼓音。”“坡翁”即苏东坡,言亦可召唤而挽留之。“戒老”可引申为为他人助人为乐之善事。钟鼓音”象征佛门钟声佛号之音。此言东隐倘无苏东坡这类人的挽留和助人为乐精神,就难以听到佛门钟声之音了。这当然是佛家哲理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了。

这首词对友人赞扬有加,且流露出词人对世途险恶、利欲难求的感慨之情。

译文如下:

飞来峰山顶有个僧人用锡杖修行,盘坐了八年后在丹霞山峰上修炼。山林茂密,贪欲之念已经淡薄;接近古代的议论,近古的人的言论,使人更加糊涂。面对白云泊静对不求名留足迹,明亮的月亮象征归向哪里是返归山林之心。假如没有苏东坡这样的友人挽留和劝诫老僧人,就难以听到佛门的钟鼓声了。

从上述诗文的创作来看陈著的确是个文人出身的主僧人呢!其中的境界绝不只是山人诗友之间的纯朴情谊和人生哲理所赋予的精神慰藉。同时更应当指出的是从这首诗文中也透露了陈著同王十朋、陆游等一代文人的心声。在南宋时代也是颇有哲理的社会现象之一。这应当是文人出身的主僧人所具备的思想素质吧!以上就这首诗所作的赏析供你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