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龙东平赵益三首·塔亭》宋陈著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著

《次龙东平赵益三首·塔亭》原文

野迥山空风撼铎,孤坟寂寂春光薄。

谁问布袋事有无,水自东流日西落。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野外空旷,山上寂静,风吹着铃铎,声音悠长。孤零零的坟墓在春日的薄光下显得更加凄凉。谁还会提起布袋的事呢?河水向东流去,夕阳依旧在西沉。

宋代诗人陈著《次龙东平赵益三首·塔亭》此诗表面写风铃寂塔,却语带双关,令人玩味不尽。“野迥山空风撼铎”,迥野山空,风撼铎声,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凄清的图画。而在这幅画中,隐含着诗人的孤寂之感。“孤坟”一句,又照应到前边的“空”字,而春光的薄,更增添了诗人寂寞之感。“谁问”一句发端是问,也是答,它既使诗含蓄了许多难以言说的感慨,又点示了这首诗的主旨。以空旷野地,唯有一座孤坟来面对西斜的日影和东逝的流水,感叹人生短暂。看似清淡委婉,实则包孕丰富,寄慨深远。全诗朴实无华,自然流畅,含而不露,意蕴深厚。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写物,后两句议论抒怀。全诗形象空灵凄清,意境深邃悠远。

首句“野迥山空风撼铎”意为旷野无垠,山上寂静,唯有风撼铎声,足以触发旅人的愁思;颔联“孤坟寂寞春光薄”意为座座孤坟在春天的阳光映衬下更显得无限凄凉,一种哀伤、凄惨的心情流淌于诗句间;前两句既写出了自然景色之物的精神实质,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状态,两者交融为一体。所以诗句也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谁问”一句出人意表地在上一句的情境中抛出新意:山水自然固然充盈宇宙间无尽无休的时空,亘古不易;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毕竟归化黄土,“一抔黄土”盖下生前身后的多少是非功过?历史无需再度为布袋和尚的是非臧否、争议纷纭。“谁问”即含有此事不必追究之意,意下便是诗人自己也同样包含在上述时空中间或包含在上述历史结论之中。“水自东流日西落”,可看作宇宙景物客观存在的一个场景,又可看作富有象征意味的人生画图。进而言之,究竟是谁的普普通通的一生等于黄土?不是别人、偏是名利与陈著为代表的昏聩残暴封建统治阶级们的浑噩一生;是不是眼前日子的依旧流转而一切企图一逞、权霸天下的人物全都覆灭无踪?恐怕也是一个引人思考的新的寓意所在!综上所述陈著此诗绝句以造型和具体感受如风撼铎声、孤坟等写物(并非悲秋或吊古),继之以抽象议论兼感叹。可谓浑然天成!此外在文字意象、结构逻辑等方面也都体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总之这是一首哲理意味深远的咏物诗佳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