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杨梅》宋陈著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著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杨梅》原文

火珠簇压翠微鲜,丹粒团成蜜颗甜。

争为渴饕供燕豆,谁知赪汗困偿篮。

现代文赏析、翻译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杨梅

宋·陈著

火珠簇压翠微鲜,丹粒团成蜜颗甜。

争为渴饕供燕豆,谁知呈汗困偿篮。

夜空月明杨梅熟,小嘴明黄色颗颗点晶莹。含一片,只觉沁人齿牙甜汁味浓厚无比,放在口中可滋润喉舌无烟瘴热,没有思君心意皆无常,也不枉过这么炎热的夏季夜晚了。它既为那些嗜好杨梅的馋人提供甘美食品,谁知生产它的人们却是劳动过后的疲倦汗流还付换篮子辛苦了。果实多而且大的杨梅树还撑着密密的树冠遮挡阳光而可怜小可怜吧。从字里行间读到了一个天然生长的环境里——四季转换中的四季风光以及其间世事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的亲切,作诗目的不在居高临下而要与人亲切交谈的亲切。让人体会到了个“真”字来,原来也是诗歌的重要因素吧。

译文:一树一树红艳艳的杨梅像火珠般压在翠微之间,那红红的果实像团团丹砂汇成了蜜糖的颗粒那样甜。那些嗜好杨梅的人啊,你们只知杨梅好吃,哪里知道杨梅树为你们结出这么多果实让你们吃个饱,却已是流淌着汗水,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呢?这火红的杨梅啊,点缀着夏夜乡村,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却不知是何等得辛劳啊!那些贪婪的食客们,你们尽情地吃吧!杨梅树的枝叶遮挡着烈日,鲜果甘美可口;而它却枝繁叶茂为农家肥沃土地做出了贡献!杨梅本是应时鲜果,甘美可口之至;加上诗句富有民情味儿;读起来亲切别致、耐人寻味。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据《吴郡志》记载:“吴中杨梅甲天下。”这里的奉川,应该指华州一带(奉川是华州的美称),该诗以奉川风物为题写奉川风物民情的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杨梅”,但诗中并无一字说及采摘或食用杨梅的过程。而是通过“火珠”“翠微”“丹粒”“蜜颗”等词句描写杨梅的鲜艳色彩和滋味;再进一步用“谁知”引入农人的艰辛和杨梅树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样的写法既含蓄又点题,十分巧妙。在赞美杨梅的同时也赞美了那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把他们的艰辛劳动化作了鲜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使人们得到美味佳果和美好的精神享受。所以“争为渴饕供燕豆”的“谁知”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既通俗易懂又清新自然;既平实又耐人寻味;读起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清新、爽口。这应该说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吧!总之,这首诗写奉川的应时鲜果——杨梅写得十分出色,景物的描写十分生动逼真,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写出了农人的艰辛和杨梅树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