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著
门径不为深,溪山巧带襟。
老来无过计,贫极见初心。
儿漫煮饥字,甥能赓醉吟。
不羞狂脱帽,无发可胜簪。
赏析:
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王得淦和儿泌西山所作二首其一》表达了一种平静淡然的生活态度。在诗中,他描述了家的环境、年岁的增长、内心的想法以及他与儿孙们的相处方式,全诗意境深远。
在原诗中,作者首先描绘了家的门径并不宽敞,但却巧妙地通过溪山相互环绕,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这里,“不为深”的门径实际上暗示了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不追求奢华。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年岁已高,但仍保持明智的处世之计,贫穷的生活也并未改变他的初心。这里的“无过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不过度追求物质,而是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诗人的儿子和外甥的行为也得到了作者的赞赏。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内心充满热情,儿子煮茶招待客人,外甥则能够吟诵诗歌。这种描述展示了家庭和睦、亲情深厚的场景。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不感到羞愧的是像狂人一样脱帽,因为没有人可以阻止他衰老;同时,他也没有感到发簪难以佩戴,因为他会珍惜每一刻。这种豁达的心态展示了诗人面对衰老的勇气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现代文译文:
家门前的路并非宽广无际, 溪山环抱,恰似襟怀磊落。 虽然年岁渐长,我不改乐观的信念, 贫穷的生活也未动摇初心。 儿子煮上一杯热茶,温暖了寒冷的冬夜, 外甥吟诵诗歌,醉酒之后更加欢畅。 无需羞愧于脱帽的狂放, 尽管白发苍苍,簪子依旧佩戴在头上。
这首诗传达了一个淡然的生活态度,不刻意追求物质的富饶,而更注重精神的富足和亲情的温暖。同时,它也体现了面对衰老的勇气和豁达的心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