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寿法椿长老二首其一》宋陈著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著

《寿法椿长老二首其一》原文

慈云一坐十年过,耐受空门末劫魔。

晨粥应缘千里到,秋粮入供寸功磨。

当风松干神弥爽,经雪梅花韵更多。

大地山河供一笑,底须天女问云何。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慈云一坐十年过,耐受空门末劫魔。”此句描绘了法椿长老在寺庙中坐禅的十年光阴,他坚韧地承受着寺庙生活的清苦与寂寥,如同云中的大士,慈悲而又耐力非凡。他面对末劫的魔障,如世间纷扰与诱惑,都能坚守本心,不受其扰。

“晨粥应缘千里到,秋粮入供寸功磨。”早晨,长老应接远道而来的香客为他们准备早餐,这种无畏的精神让人感动。即使千里之外的人也会来寻求他的帮助,长老也毫无怨言,这体现出他的无私与善良。到了秋天,长老又辛勤耕种,一点一点的积累粮食,只为给寺庙提供足够的供给。这不仅是寸功的磨砺,更是长老坚持信仰的象征。

“当风松干神弥爽,经雪梅花韵更多。”这句描绘了长老生活的环境,风吹过松树,给人带来清爽的感觉,象征着长老的精神风貌;雪后的梅花,香气更浓,象征着长老的高洁品行。

“大地山河供一笑,底须天女问云何。”此句写出了长老面对世界的态度:面对世事纷扰,他一笑置之,无需向天女询问该如何应对。这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

整首诗以生动形象的手法描绘了法椿长老的形象和品质,赞美了他坚韧、无私、乐观的精神。同时也体现出他对世间众生的关爱和理解。希望他能带领人们深思内心世界和修行的本质,更深一层理解和尊敬我们伟大的禅修传统。这首诗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人生态度,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道心自然天成的大千气象。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并用以生活工作中,通过实际的修行在逐渐中把握身心的和谐与宁静。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