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著
四明山南郁嵯峨,异气上与青天摩。人豪挟秀布山下,余为巧匠擅一窝。颀然而长独出者,此中巧处得最多。谁知造物亦有意,要为公输世其科。天宁古刹本雄丽,一旦忽受融风苛。作而新之岂易事,一手足任奚谋他。前年起山门,见者赞叹谁敢呵。今年起佛殿,镇压大地山与河。百川奏材奔贔屭,万夫应役鸣鹳鹅。眼意所及规矩就,颐指之下锯斧罗。巍巍列柱铁直立,整整骈榱玉圆瑳。层檐飞走凤翼舞,修梁腾上虹光拖。上入云霄争雁路,下临城市眇蚁窠。可以坐三大如来于中閒正面,可以奉五百罗汉于东西两阿。我仗我佛大势力,翻赶快尺水成大波。汝有妙思随我意,轮奂视昔百倍过。宝坊突兀见此屋,回首人世今如何。当年大而富贵户,寒烟落日废址迷蓬莎。小而苟活破茅舍,凄风苦雨不识阳春和。慈悲法门何遮碍,平等世界何偏颇。安得如汝千百亿,庄严栋宇遍婆娑。有快活,无障魔,大家拍手齐唱善斲歌。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写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陈著为友人代写的赠给一位擅长木工的梓人所作,赞颂了他的技艺,同时也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首联就描绘了四明山南的气势,“郁嵯峨”和“上与青天摩”两个词描绘出了山势的高大雄伟,而“异气”则赋予了山间灵气,仿佛是与天际接一般,宏大磅礴之景让人忍不住称赞。这样的环境下,“人豪挟秀布山下”正是这里的百姓们杰出的才人,在“余为巧匠擅一窝”,也就发挥得更加自如。首联并没有着重于突出写诗人的技术能力,更多的是借助描绘来传达他非凡的身手和高尚的品质。
接着的两联更是深入的描述了梓人的高超技艺。他在寺庙的修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手一脚就能担负起重大的责任,令人惊叹。同时他也不畏艰险,前前后后的事情都能办得妥妥帖帖,技艺之精湛可见一斑。诗人对于这种技术的赞叹和羡慕溢于言表。
从后半部分开始,诗人笔锋一转,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天宁古刹本雄丽,一旦忽受融风苛”,寺院曾有的繁华现在只剩下空寂,一切皆如梦幻泡影。过去的显贵户邸如今只留下废址和蓬蒿,而一些破茅舍也在凄风苦雨中难以见到阳光。这让人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世的艰辛。但同时诗人也强调了佛教的慈悲和法门的平等,他认为只有佛教才能给予人们真正的庇护和安慰。
最后诗人呼吁能够有更多的梓人,如同这位善斲者一样,用他们的技艺来庄严世界,让人们能够生活在快活无障魔的环境中,大家拍手齐唱善斲歌。这既是对善斲者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梓人技艺的赞美,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和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读来让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