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著
层檐危镇梵王宫,景物都归两碧瞳。
九万里风斯在下,三千世界本来空。
诗怀浩浩晴澜外,人事滔滔流水东。
凝伫移时还暝坐,胸中天地自玲珑。
如岳上人求赋剡鹿苑寺一览阁
层檐危镇梵王宫,景物都归两碧瞳。
九万里风斯在下,三千世界本来空。
诗怀浩浩晴澜外,人事滔滔流水东。
凝伫移时还暝坐,胸中天地自玲珑。
宋代诗人陈著《如岳上人求赋剡鹿苑寺一览阁》诗描绘了高塔挺立佛宫、江山风物广阔无边的壮观场景,传达了出世静修,明澈世界的重要的思想寄托。整体意境苍茫高远,含蕴深刻,显得洒脱而有风采。
首两句描绘了整个寺庙的壮观景象。“层檐危镇梵王宫”,高耸的楼檐巍然镇守着佛宫。“景物都归两碧瞳”,诗人巧妙地用“两碧瞳”来形容如岳上人的眼睛,由此引出对佛宫美景的描绘。这里以“碧瞳”代指如岳上人明澈如镜、炯然有神的双眼,不仅显得形象生动,而且也刻画了上人深邃的智慧和洞察世间的洞察力。
三、四句进一步描述高塔的雄伟气势。“九万里风斯在下”,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故事,表明只要有高塔凌云的气魄,就能任万里之风当下,抒发豪情壮志。“三千世界本来空”,则是对佛经中“三千大千世界”的解读,也是对世间万物本来空寂的哲学思考,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出世情怀。
五、六句转向对一览阁的细致描绘。“诗怀浩浩晴澜外”,在这里,“诗”不仅是抒发感情的工具,而且是美的载体,也反映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浩浩”,表达的是内心的辽阔、激荡和情怀深广的形象描述。“晴澜”,展现出一览阁周围开阔空旷、万里晴空的壮美景象。“流水东”中的“流水”也是自然界流动不息的象征。全句以诗怀开怀畅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描绘诗人凝神沉思的画面。“凝伫移时还暝坐”,诗人长时间地伫立沉思,然后回到室内暝坐。“胸中天地自玲珑”,表现出诗人胸襟豁达,容纳百川的意境。两句话纯以白话写出,而又极为洒脱不拘,它流露的是超脱世俗的人生理念和强烈的天地玲珑心。
译文如下: 巍巍塔檐耸立如同镇守梵王宫的巨人,山间景色全都聚集在两双晶莹瞳眸中。一旦有来自九万里的狂风吹来,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原本就空荡荡。在这里吟诗朗诵,情感浩荡仿佛穿越晴朗的天际;世间万象纷纷纭纭如同流水一样东去。我凝视伫立许久之后又重新坐下,心中顿觉天地自在我心中玲珑剔透。
这现代文的译文尽量保持了诗歌的原意并尝试了原诗的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