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著
文弊莫如今,独存师古心。
汲深六经海,茹实百家林。
公有传贤笔,私无谀墓金。
晚年北山北,谁识醒中吟。
现代文译文:
文学的缺点没有人能超过他,你仍保持着授徒教书的那颗心。深入研究六经之海,消化吸收诸子百家之林的精义。你拥有着传贤的美笔,我却没有为你谀墓的黄金。你在老年归隐到北方山间,谁又能理解你在困境中清醒的吟咏呢。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陈著对友人的赞扬与缅怀之情。首先从人品写起,称颂黄震三“独存师古心”,是一贯朴实忠厚,追求真实的人格。这也就带有本色的自然之美。次联进一步写黄震三的学识之广博,六经之海、百家之林都曾是他的研究领域,深入其心,熟习其理。对一个士人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三联赞扬黄震三的人品高洁。他具备传贤的美德,却无私心,不贪谀墓的黄金。传贤,出于《礼记·中庸》:“致公尔以传贤。”黄震三有如此高洁的品格,令人敬佩。末联写黄震三晚年的归隐生活,他清醒吟咏于山林之间,他的高尚人格永远留在读者的心中。
陈著在描绘人物的过程中,多次出现经史典籍以及诸子百家的人物、典故、故事,可以看出黄震三是一个经史百家都熟悉的人。而这些典籍中的学问见地又与诗人的心灵产生契合,自然地从他的吟咏中流露出来。黄震三作为师古心存、品高学博、谦逊自守、洁身自好、退休后过着简单而高雅生活的儒士的典范形象,便跃然纸上。这样的写作方式比直白说教要高明许多,诗人这种亲切委婉的教育方式也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