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舟次汴堤》唐王初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王初

《舟次汴堤》原文

曲岸兰丛雁飞起,野客维舟碧烟里。

竿头五两转天风,白日杨花满流水。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舟次汴堤》是唐代诗人王初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汴堤上看到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首先,诗人以“曲岸兰丛雁飞起”开头,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曲岸,即曲折的河岸,象征着河道的形状;兰丛,则暗示了岸边生长的茂盛的植物。大雁在空中飞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天气的变化。这一句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时间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然后,诗人在这一背景下,维舟汴堤,品味着碧烟中的孤独。“野客维舟碧烟里”一句,不仅将诗人的孤独形象地描绘出来,还赋予了诗歌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野客,即隐居山林的客居者,象征着诗人的身份。维舟,即停船靠岸。碧烟,则象征着绿色的烟雾,既表现了汴堤周围环境的宁静和清新,也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接下来,“竿头五两转天风”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风中的景象。竿头五两,指的是船上的竿头上的五两风帆,象征着船只正在行驶;天风,则是自然的风,强劲而有力。这一句表现了船只行驶的速度和方向,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最后,“白日杨花满流水”一句,诗人以杨花飞舞、流水清澈的景象收尾,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然。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汴堤上看到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孤独。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佳作。

在翻译现代文时,我尽可能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和情感内涵,同时也尽可能使译文流畅易懂。例如,“曲岸兰丛雁飞起”被译为“a bend in the river where reeds grow and geese fly overhead”,“野客维舟碧烟里”被译为“as an itinerant homestays on the bank of the green-smoky river”,“竿头五两转天风”被译为“the wind on the boat shifts direction with the sun”,“白日杨花满流水”被译为“gossamer clouds dance over a clear river in the bright sunshine”。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