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咏萤》明止庵法师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止庵法师

《咏萤》原文

念尔一身微,秋来处处飞。

放光唯独照,引类欲相辉。

白发嫌催节,青灯妒入帏。

老僧无世相,容得绕禅衣。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这首《咏萤》诗中,我们不仅能对明代的佛教禅宗有一个理解,更能够通过这个媒介深入洞察中国古代文人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诗歌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悟和思想。诗人止庵法师通过生动的描绘萤火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向读者传递了他对生命、宇宙、生活和人性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

首先,让我们从现代文的角度来理解这首诗。

“念尔一身微,秋来处处飞。”这句诗中,“尔”指的是萤火虫,“微”形容其身躯之小,“秋来处处飞”则描绘了萤火虫在秋天的活跃。这里诗人用微小的萤火虫为比喻,阐述了每一个个体虽在茫茫世界中渺小无比,但在某些时候也会如萤火虫一般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彩,这在一定意义上传达出的是“无我利他”的人生智慧。

“放光唯独照,引类欲相辉。”在古人眼里,萤火虫照亮黑夜、伴月逐星的特点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尽管自身微弱却仍然积极向上、勇于照亮他人的生活态度。“引类欲相辉”更体现出其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即使只是一只微小的萤火虫,也想要照亮他人的道路,这是何等的崇高精神!

“白发嫌催节,青灯妒入帏。”这里“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青灯”象征着生活的平淡。在诗人看来,无论时间如何流逝,生活如何平淡,萤火虫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照亮黑夜,这无疑是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老僧无世相,容得绕禅衣。”在诗人的眼中,老僧看淡了世间的繁华与虚妄,他能够包容万物,也包括那只小小的萤火虫。这不仅是对老僧的赞美,更是对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哲理的阐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萤火虫为载体,通过对其形象的描绘和生活的解读,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哲理:无论生命如何渺小,只要拥有坚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能够散发出独特的光芒,照亮他人,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是止庵法师为我们传达出的深深的教诲和期许。

在写作手法上,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富有寓意的象征。比如,“秋来处处飞”中,萤火虫象征了生命力、活力和希望;“白发嫌催节”中,“白发”又象征了时间的流逝;“青灯妒入帏”中,“青灯”则象征了平凡生活中的平淡和坚韧。这些都是古代诗人常常运用的艺术手法,以引发读者深度的思考和共鸣。

至此,《咏萤》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已经被完全挖掘出来。这就是我所解读的这首诗的全貌。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更多的解读,我会非常乐意提供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