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读邸报》宋裘万顷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裘万顷

《读邸报》原文

纷纷天下事,翻覆良难期。

不知窈冥中,主张者云谁。

工拙判两涂,人谋岂容施。

得非欲平治,机缄遂潜移。

目前三四公,并用无一遗。

毋嫌滞一州,民实邦之基。

乡来番江头,亲见国子师。

德行渊与骞,千载如同时。

斯人使临民,儿不赖母慈。

人言致泰和,须索登臯夔。

位崇泽斯均,否则失所宜。

天乎傥人从,何时可臻兹。

现代文赏析、翻译

《读邸报》赏析

宋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已非常发达,各地频密的邸报,传播着天下的种种新闻。诗人为这些报纸,主要是朝廷邸报所载治乱兴衰的历史故事、重要政事以及百姓生活等新闻,深感兴趣,经常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研究。这首诗正是一位关心国事的诗人读邸报后有感而作。

“纷纷天下事,翻覆良难期。不知窈冥中,主张者云谁。”诗的开头,即点出皇帝听政的复杂情况,表明作者对当时政局变化的关切。

“工拙判两涂,人谋岂容施。”接着,诗人对政治的险恶表示了感叹。尽管才智出众的人,在复杂的政治生活中,努力作了许多工作,然而“天下事”却“良难期”,变化无常,最后说即使想要平治天下,也觉得“机缄遂潜移”,亦即天下大权已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了。这和杜甫的名句“国破山河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诗的中间六句:“目前三四公,并用无一遗。毋嫌滞一州,民实邦之基。乡来番江头,亲见国子师。德行渊与骞,千载如同时。”中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放眼天下的思想。“三四公”指当时执政的三位宰辅。诗人通过两位古代宰辅的治国成绩对比(前二句指宋太宗时的渊骞二公;后三句指乡间国子先生),表达了对在治下生活的满足,也间接表达了对朝政的看法。这种观点和当前政权的理念相符,所以作者又自此联想到民众对政治的支持与邦本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天乎傥人从,何时可臻兹。”诗人表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使人民安居乐业。

全诗用典贴切自然,语言质朴清新,感情真挚热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和诗人的爱国热忱。

赏析完毕。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