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罗溪桥》宋裘万顷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裘万顷

《罗溪桥》原文

我来从西昌,日日困尘土。

谁知罗溪桥,净若初过雨。

长松列左右,清风奏宫羽。

薄暮舍篮舆,扁舟渡溪去。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原文创作的一首赏析:

罗溪桥行记

我曾从西昌出发,每日都在尘土中奔波,毫无出路。然而未曾想到罗溪桥,其清净如同初次下雨过的田野。两列高耸的松树矗立桥的两旁,它们犹如守护神一般,静静地见证着时间的流转。微风轻拂,如同古筝弹奏出的宫羽之音,清新淡雅,沁人心脾。

夜幕降临,我放下肩舆,决定乘扁舟渡过这条溪流。那罗溪桥的美丽仿佛如梦初醒,给人以无尽的遐想。那不只是桥,也不只是水,那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人间的仙境。它仿佛是大地的脉动,是清风的诗篇,是岁月的见证。

“长松列左右,清风奏宫羽。”这是我对罗溪桥的印象,也是我对宋代诗人的赞美。他在尘土中找到净土,用简洁明快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仰和热爱。我想起了王之涣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也是他在奔波劳碌的生活中寻找诗意和自我价值的方式。他的诗歌给了我们一份净土的宁静,一份生活的智慧。

在他的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暮年归隐的文人形象,他在松林间乘舟过溪,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这就是裘万顷的《罗溪桥》,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篇,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魅力。

总的来说,《罗溪桥》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文人雅趣的诗篇,它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和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心灵的寄托和人生的启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