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袁崇焕
虞帝南游时,此地几陵谷。
黄梅證道归,此事非变局。
即今南华源,已接西天竺。
顿门从此开,信衣不必续。
在俗已成僧,宁择菜与肉。
风幡未足疑,在猎心无逐。
何须转法华,自性无不足。
我来礼金身,恍惚旧眷属。
四十未有期,已失初面目。
剑树狎如家,爱河湛且浴。
非尽还是非,愈解愈桎梏。
骑驴更觅驴,失鹿还梦鹿。
无边是苦海,有底非黑狱。
我性自贪顽,他尘岂淫酷。
以兹烦恼因,电光空仆仆。
如控恶毒龙,岂但难把捉。
愿师大慈悲,更与同人勖。
《游曹溪参六祖》是一首禅意浓郁的诗歌,通过游曹溪的经历,抒发了袁崇焕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诗中的禅意表达、游历经历和思想境界的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分析袁崇焕的思想境界时,可以感受到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曹溪文化到六祖慧能的佛教禅宗思想,都对其产生深远影响。诗中的禅意表达让读者对禅宗哲学有更深的理解。在文字语言的表现上,诗的语言表达准确,描述形象生动,流畅自然。
整首诗的语言表现力和文学审美感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首诗从经历描述到情感抒发,从思想境界到禅意表达,都体现了袁崇焕的独特性和个性。
现代文译文如下:
在帝王南巡的年代,此地几经沧海桑田。黄梅证道的传说,归来后却发现并非变局。而今曹溪流水潺潺,汇入西方天竺的地域。自此开教大智慧的剑阁宝光再次亮起,信心可凌驾生死的羽毛羽衣,不再是生死界限。世间变故、战场老成让形体的情念更改让人费解,旧的欢快和眷恋已消失无踪。四十岁还未来临,却已失去了初时的面貌。剑阁之树如同家中的亲人一样亲近,爱河深似海让人沉溺其中。是非尽失还是是非不断,越是思考越是感到束缚。骑驴寻驴的困惑,失鹿梦鹿的悲凉。无边苦海无尽头,无底黑狱更是凄凉。自己的本性贪顽不足道,他人的尘缘岂能扰乱我的清静。因为这些烦恼忧虑,就如同电光空虚无物一般困扰着内心。愿师大慈悲,再与众人共同努力前行。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