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陶影答形》宋苏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苏轼

《和陶影答形》原文

丹青写君容,常恐画师拙。

我依月灯出,相肖两奇绝。

妍媸本在君,我岂相媚悦。

君如火上烟,火尽君乃别。

我如镜中像,镜坏我不灭。

虽云附阴晴,了不受寒热。

无心但因物,万变岂有竭。

醉醒皆梦耳,未用议优劣。

现代文赏析、翻译

《和陶影答形》现代文解读: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形"与"影"的对话,探讨了存在本质与表象的关系。诗人以哲学思辨的方式,表达了超越表象、直指本真的生命观照。

核心意象解析: 1. "丹青写君容"四句:指出画像与实体的依存关系,暗示所有表象都依赖于本体存在 2. "妍媸本在君"六句:用"火与烟"、"镜与像"的比喻,阐明现象(影)虽依附本体(形),却具有超越本体的永恒性 3. "虽云附阴晴"六句:上升到哲学层面,指出"影"作为本真存在的象征,不受外境变迁影响

思想内涵: 诗人通过形影对话,实际上在讨论: -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 短暂与永恒的哲学命题 - 主体认知的局限性 - 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

末句"醉醒皆梦耳"点明全诗主旨:所有分别都是相对的概念,本质上是同一存在的不同显现。这种思想与庄子"物化"观、佛教"不二"思想有深刻共鸣。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