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宋苏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苏轼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原文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

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

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

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

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

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按照要求写的一篇赏析文章,希望您能喜欢: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是苏轼的一首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场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忙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首先,诗人描述了“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的场景,表达了他从繁忙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的感觉。这就像一只被困的猿猴投入森林的怀抱,一匹疲惫的马儿卸下了鞍辔,象征着诗人从压力和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

接下来,“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他感到心胸开阔,饱食新得,这表明他从田园生活中得到了新的启示和满足。同时,“境熟梦余想”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熟悉和怀念,这种熟悉和怀念可能源于他对过去的回忆,也可能源于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描绘了田园中的动物和人物场景。江鸥逐渐变得驯服,渔民们来来往往,这进一步强调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和谐。

“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则描绘了田园中的自然景色。南边的池塘里绿萍在生长,北边的山岭上紫笋竹在茁壮成长。这些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田园生活的美丽和宁静。

最后,“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表达了诗人的自嘲和谦虚。他调侃自己手中的壶不能解渴,只能偶尔说些好话,但他知道,春天的江水里定有好诗句,只是他醉倒在茫茫的江水之中,未能发现。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美丽和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追求,也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和对诗歌的执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