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一》宋苏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苏轼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一》原文

陂水初含晓渌,稻花半作秋香。

皂盖却迎朝日,红云正绕宫墙。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宋代诗人苏轼的《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景象,该诗充分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诗歌风格。在此,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该诗进行赏析,并附上现代译文以供读者理解。

诗中,苏轼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晨光中的水田与稻花,同时对水稻之香气亦有一丝琢磨,读之引人入胜。“陂水初含晓渌,稻花半作秋香”二句描写晨曦中湖水的色彩和新秋季节稻花的香气,读者宛如随苏轼站立田边,一同接受了自然馈赠的一份清晨香霖和万馥稻香的熏沐。“陂水”指田野中的小水。这渌,仿佛是把千万道光亮的白银碎片汇聚于池塘里。第一眼,晨雾将它的洁沽招引到诗人的灵感簿子上;细一瞧,这才看清水色真的鲜美清澈得可爱。“稻花半作秋香”,别看这只是开头一句,用得也很恰当。它把水稻花已经开放和尚未开放的两种状态都写了。水稻花总是在晓风中向人们报秋来了。

“皂盖却迎朝日,红云正绕宫墙”二句描绘了官船上的青漆船盖迎接旭日的光辉,宫墙周围升起一片红霞的景象。这里“却”字用得也很巧妙,它把官船迎着初升的太阳移动的情景写活了。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官船迎着朝日这一令人神往的景色,描绘得传神和富有动态美。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苏轼的创作个性。他的诗风横溢奔放、才情四溢。读他的诗,你随时可以感觉到一股蓬勃的朝气、跃动的活力。他用笔奔放豪爽,他的词比诗更奔放;他的友人更无微不至地称赞他才情四溢。这些特征在他的《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一》这首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现代译文:

晨光映照着湖面,水色如晓露般晶莹。秋天的稻花香气四溢,稻花如金黄般灿烂。官船的船盖迎接了朝阳,红霞正围绕着宫墙。这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诗人用笔奔放豪爽,令人陶醉在这美丽的乡村风光中。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