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轼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
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
世无阿房宫,可建五丈旗。
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
才大古难用,老死亦其宜。
丈夫恐不免,岂患莫己知。
公如松与骥,少小称伟奇。
俯仰自廊庙,笑谈无羌夷。
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愿斩横行将,请烹乾没儿。
言虽不见省,坐折奸雄窥。
嗟我去公久,江湖生白髭。
归来耆旧尽,零落存者谁。
比公嵇中散,龙性不可羁。
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词。
凄凉五君咏,沉痛八哀诗。
邪正久乃明,人今属公思。
九原不可传,千古有余悲。
《故李承诚之待制六丈挽词》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李承诚之待制一生的辉煌和落寞,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
青青的松树,其中蕴含着梁栋之材,比喻李承诚之待制未得重用,才华无法施展的遗憾。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比喻李承诚之待制若得以重用,必定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是世无阿房宫,可建五丈旗。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这句诗表达了李承诚之待制即使有才华也无处施展的无奈。
诗人对李承诚之待制的怀念之情贯穿全诗,其中丈夫恐不免,岂患莫己知。公如松与骥,少小称伟奇。俯仰自廊庙,笑谈无羌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承诚之待制年轻时的辉煌表现的怀念。即使已经逝世,他的精神仍旧影响和鼓舞着人们。
最后一句凄凉五君咏,沉痛八哀诗。邪正久乃明,人今属公思。表达了诗人对李承诚之待制品格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他逝世的深深悲痛。这首诗通过对李承诚之待制一生的描绘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李承诚之待制一生的描绘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惋惜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愤。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