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轼
微霰疏疏点玉堂,词头夜下揽衣忙。
分光御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
醉眼有花书字大,老人无睡漏声长。
何时却逐桑榆暖,社酒寒灯乐未央。
原诗
微霰疏疏点玉堂,词头夜下揽衣忙。 分光御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 醉眼有花书字大,老人无睡漏声长。 何时却逐桑榆暖,社酒寒灯乐未央。
这是一首极有诗情画意的佳作,勾画作者中夜病后起而拟词的情景,展现了官场的欢乐和自己处境的适意。它与其他“不求工而自工”之作相比,不失为“工妙”。
清和上年的深夜里,这已是阳历隆冬时节的交子时刻。一列排箫的歌声响起来了。“醉眼有花”,微露酒意。诙谐幽默。“分光”,明白云,“我”(或一位文人)“管他银河”“(吴均诗);在这鹅黄的晓色中读书字的大醉之中的书写的光环眍“写画方面枝条时光更流畅的意思;且谐音兼诗意——笑自己尚未眠的老而能醒。“御烛”意同秉烛。文后转入谢赐方面了。这首诗中最重要的是地点和环境以及在其中的地位——“卧病逾月”的原因;和场景和物什所呈示的时间和情节:欲借一盏灯——香灯。这个尾联的意义虽有限;然而有了开端的“拟词”,也就够了。“何时却逐桑榆暖”是作者在深夜里拟词作赋的愿望,也是他自慰自解的心声。桑榆,古人说太阳照到桑榆则表示已到傍晚,这里借以自比。
现代文译文:
稀稀落落的轻雪点点滴滴的落在玉堂内,夜晚起草词头,揽衣慌忙。分割着皇家御烛的星光烂漫。接受君王的赐烛光雨露的香气。眼中带着醉意,写字字大,可怜老人无法睡眠直到深夜的漏声滴答悠长。不知道何时的就能如同那落日余晖一般温暖欢快在社日的酒和寒冷的灯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