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轼
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
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路傍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予戟。
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魄。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一》赏析
在宋代的文学长河中,苏轼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诗篇。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集古人句的方式,以一种富有哲理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的前两句,苏轼用紫驼峰和鸡、豚这两种珍馐美味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真可惜”的感慨。紫驼峰是古代的一种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珍馐中的珍品;而鸡、豚则是常见的食材,但在苏轼看来,它们被用来烹制五侯的佳肴,显得有些不值。这里的“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一句,通过描述五侯的豪华宴会,彰显了人生的浮华和无常。
“路旁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予戟”这两句,则是苏轼对自己生活中某些际遇的独特感悟。生活中有很多人可能会遭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在苏轼看来,“枪”即是生活带给我们的那些暂时失去的光辉与荣华,“何必开炉铸予戟”则是让我们不必因为这些困难而放弃追求,放弃自我提升。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入手当令君丧魄”,最终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这首诗在苏轼的创作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它既是对古人诗句的巧妙运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坚定信念,他的诗句引人深思,鼓舞人心。
在现代文的译文下,这些诗句可以被这样诠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所遭受的挫折与困苦,可能是暂时的丧失光华。与其深陷于困难中不能自拔,不如用生活赠予的这支‘枪’激励自己。手握它,勇敢地迎接挑战,让困难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垫脚石。只要你保持信念和决心,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