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鼠须笔》宋苏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苏轼

《鼠须笔》原文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余腐。

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

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

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

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

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现代文赏析、翻译

鼠须笔

宋 苏轼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余腐。

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

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

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

岂唯史氏夸,亦见近夫具。

并包古君子,颇亦达人赋。

独怜智过诸,肮脏安足数。

维时正史馆,书籍销熬毒。

妖狸幸潜藏,毛颖聊自恕。

疏慵自许分,高卧非外慕。

老矣尚左书,壮心付惊鹜。

鼠须笔乃复见此,不禁浮想联翩。此笔来自我太仓之陈红,曾藏于狡黠之鼠之穴内,因腐肉而得。此物既引发我对丞相的叹息,又勾起我对廷尉的愤怒。想象其肉被分割饲以饥饿之猫,毛发被分撒与霜兔掺杂在一起。插架上刀枪之锐健,落纸间龙蛇奔走之生动。世间之事不易分辨,时机一到,即现其价值。虽然墉壁之矮微,却由此获得美誉。

我对此鼠之智慧暗暗称奇,然而肮脏之物安足一数?当时正史馆书籍焚烧之际,此笔幸得潜藏,如今又重现人间。想起古之君子包容万物,亦能达人之心,亦能抒发己志。今之鼠须笔有此殊荣,亦得并包之列。苏子以鼠须笔为题,表达了对当时历史事件的思考与感慨,同时对古之君子与今之文人墨客也有所赞颂与自况。如今我年岁已老尚能书,亦不减当年的壮志雄心。真可谓功过参半、成不掩败。这首诗对鼠须笔的描绘十分生动传神,并巧妙地将当时历史背景与个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赋予其独特的意义。苏轼独特的文字和思绪也仿佛在这一纸之间涌动出来,唤起了我们对那些曾被他激起的回忆与共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苏轼的人生经历紧密相连,体现了他在历史变迁中的思考与感悟。

总之,这首诗以鼠须笔为载体,表达了苏轼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用生动的文字和深邃的思绪将这一普通的笔具赋予了非凡的意义,使得我们在欣赏其文学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起伏。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段人生哲理的启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