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颜长官百咏·城市》宋朱继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朱继芳

《和颜长官百咏·城市》原文

雀罗门巷昔趋荣,味似饧甜忽变辛。

说与侯门休谢客,朝朝暮暮看人情。

现代文赏析、翻译

城市

朱继芳

雀罗门巷昔趋荣,味似糖甜忽变辛。

说与侯门休谢客,朝朝暮暮看人情。

繁华一梦似残蝶,城头又换角徵弦。 笑语喧哗变冷清,人情冷暖总相关。

前两句追忆往昔的荣耀,后两句是对现实人情的讥讽。作者以罗雀之门和陌上繁华,写自己落魄和城市生活的繁华景象,过去一味追求富贵荣华,而今一切已成过眼烟云。罗雀之门即指门庭冷落的贫寒之家,味似糖甜转成味苦之辛。即:由甜变苦,用在这里作双关语。因过去的追求变了质变味了;昔日甜蜜如今却是满目凄凉!既为往昔努力作过,也就不能再有什么怨尤;说与“侯门”一句活画出世态炎凉的富贵生活和人情冷漠、关系浅薄的社会风气。今昔对比,人生如梦即已不言自明。但题目是“城市”,重点在写“城市”而非“人生如梦”。末句以景语作结,余意不尽。但景语又是即景生情之景,把世态炎凉和世事多变表现得非常形象生动。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市井细民的思想感情和对庸俗市侩倾向的倾向与不满,认为所谓繁华都市物质虽富足堂皇,“官法”为民众做了许诺许愿的大话空言的暗示、榜样和哄骗的手法甚富,实则是尽人皆知的极不光彩和腐朽鄙陋;待要告别官府而去却金阙不复道途穷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更甚于那“侯门深似海”的官府和市井之间。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运用了形象思维的方法,并运用了比喻、对比、双关等修辞手法。诗中“味似糖甜忽变辛”的比喻通俗易懂,把人生的繁华富贵与甜味的糖作比照;又说那城市像一场大梦一样已经醒来,“繁华一梦似残蝶”又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把抽象的城市繁华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人情冷暖总相关”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情冷暖”这个概念同时作为诗人用以对比的两类人物的意象——一座是非官府、寻常百姓人物的时代侯门的生活;后两处都是诗人生活环境的写实描绘,“城市”是人类活动的大舞台,人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舞台;且诗题又是“和颜长官百咏”,这个题裁就是有论有述的形式;作者对那个时代以权谋私、欺世盗名的丑恶现象有感而发;通过这种艺术手法达到寓愤世嫉俗之情的深刻用意。因此此诗不仅有形象生动的描写和修辞手法,更有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愤慨情怀和针砭时弊的用意。同时以朱继芳生活时代及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来品评品味诗意及诗意的影响;也可发现宋代文人对平民社会及其道德观念深入其心的高尚品格。这既是诗人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一个实例表现;也是那个时代及以后文人士大夫对社会世态现实意识的关注趋向之冰山一角了。虽然这位古代人民作家常写女人闲情和生活趣谈和女性赞颂为词咏;如果囿于为君王士大夫称赏玉环、颦颦悲慨艳辞的表现上无济于社会或解决什么矛盾又有多大实际价值呢?那么当评品朱继芳此诗的时候可以认为,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的角度或明或暗地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使作品更具有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这也是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想有关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在今天读这首诗的人看来更显得难能可贵的是:它以平民化的创作方式对庸俗市侩倾向的讥讽和世态炎凉、关系浅薄的社会风气的不满情绪;并寓愤世嫉俗之情的深刻用意;这种平民化的创作方式在古代文人中是难能可贵的了。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是追忆往昔的荣耀,“味似糖甜忽变辛。”后两句是对现实人情的讥讽。“说与侯门休谢客”,是对当时社会上一些权贵势门的直接谴责。“朝朝暮暮看人情”则是对一般市民及他们的贵官崇势精神错位的社会风气不以为然甚至批评讽刺揶揄的社会良知的警示批判——面对当下万千民生困苦窘境的责任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