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释正觉
烟苍苍兮白鸟飞,水茫茫兮金鳞嬉。
空杳杳兮智不知,觉冥冥兮性所宜。
包万像而括二仪,彻三际而周四维。
影象累累,品类差差。
发挥元自我,点化更由谁。
方之则矩,圆之则规。
不须特地,且么过时。
兀兀腾腾,憨憨痴痴,跛跛挈挈而萎萎羸羸。
宋代诗人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四○》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从外在到内在,从形体到精神,从混沌到觉悟的过程,以此揭示出人的真我。现代文译文如下:
在这烟色苍茫的水面上,白鸟自由飞翔,波涛翻滚的水中,金鳞嬉戏。在这广袤的天地里,智慧显得那么微小,在觉知深处,性情最为适宜。
这幅万象包裹的画面,涵盖了天地自然,贯穿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包。光明磊落,形态万千,种类繁杂。而我,即万有,观照一切,使品类各异。
发散我原有的光彩,唤起沉睡的自我,塑造他人的影像,如此就无需其他。恰似一个规则的方块,或是一个圆滑的球体,无须特地寻找,就自然而然展现。
精神矍铄,步伐稳健,行止有度,目光清澈而落寞。这些都是岁月雕琢出的痕迹,充满智慧与韧性。虽身体萎靡不振,却依旧有一股不可言说的韧性与顽强。
此诗将人生哲学和佛家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赞美了那种沉静内敛、稳重豁达的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既是人的自然状态,也是通过修行而达到的觉悟状态。同时,也寓含着诗人的个人见解:人生不必刻意追求外在的光鲜亮丽,内心的丰富与自在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