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方上人持钵乞颂》宋释正觉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正觉

《方上人持钵乞颂》原文

卷衣破晓下连城,意欲分炊往上方。

僧钵饭归三篾饱,蜂房蜜合百华香。

柳丝莺友调唇滑,云锦人家照眼光。

应变纵横看伎俩,随身干木惯逢场。

现代文赏析、翻译

方上人持钵乞颂

释正觉

卷衣破晓下连城,意欲分炊往上方。

僧钵饭归三篾饱,蜂房蜜合百华香。

柳丝莺友调唇滑,云锦人家照眼光。

应变纵横看伎俩,随身干木惯逢场。

现代文译文:

清晨,我下了连成一片的城镇,带着钵去向高僧讨要颂诗。僧人的钵中盛满了食物,这对我来说已经是第三次饱餐了,僧人寺院里的各种鲜花盛开,香气袭人。细细的柳丝轻轻飘荡,成双成对的黄莺在枝头欢快鸣唱。看着眼前的云锦般美丽的人家,我也陶醉在这风光中了。

这个世界变幻无常,变化万千,无论出家的人还是世俗之人都有自己应对的手段。我就像手中拿的木棍一样,面对任何事情都已经习惯。在人间经历无数的逢场作戏。这是一种心态、一种随缘、一种随和、更是一种超然。面对上人的持钵乞颂表现了诗人的豪迈大气和对僧人生活的热爱之情。

注:诗人与高僧交谈是常见的事情,此诗中诗人与高僧交谈的内容是乞颂诗,也就是讨要诗文。诗中描绘了僧人寺院的美丽风光和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面对世事变幻无常的应对态度。

释正觉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僧,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意境深远,常常以禅意入诗,表达自己对世事人生的独特见解。此诗中,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材,描绘了僧人寺院的美丽风光和自己的心态、随缘、随和、超然,表达了自己对僧人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世事人生的深刻理解。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