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刘黻
节友独爱秋,相得匪迟暮。
受气惟至正,睟见黄与素。
饱谙风露味,甘守烟霞痼。
如何千载人,仅一渊明遇。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所作,名为《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节友》。在这首诗中,诗人刘黻表达了对一种人生态度的赞扬,即崇尚节气、坚韧不屈的友人。他描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选择,这种选择意味着与世界、社会保持距离,但却坚定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首先,诗人刘黻强调了节友对秋天的热爱。秋天,这个季节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变化,是诗人常常用来象征人生转折和沉淀的象征。诗人将这种对秋天的热爱赋予了节友,象征着他们坚韧不屈、无畏无惧的精神。
其次,诗人通过“受气惟至正,睟见黄与素”这一句来赞美这种节友的人格特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们接受到的都是最真实、最纯洁的事物,他们的心灵因此而变得更加纯净透明,就如同秋天的黄色和白色一样简单而又鲜明。
然后,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这种节友的生活方式。他们习惯于忍受风霜露打,甘愿忍受烟霞之疾,象征着他们坚韧不屈、甘于淡泊的生活态度。他们的精神疾病更像是“烟霞痼”,这个词语给人一种遗世独立、与世隔绝的感觉,强调了他们的孤高自许和遗世独立。
最后,诗人表达了他的期望。“如何千载人,仅一渊明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种节友在现今社会中实在是太少了,能够像陶渊明那样真正理解和接纳他们的人更是难求。这也正是诗人希望他的朋友们能够找到这样的知己,一起追求他们所认同的理想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对节友的高度赞美和期望。通过描述节友的独特人格特质和生活方式,诗人传达了对坚韧不屈、坚守原则的崇高精神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中能够理解并接纳这些精神的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