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春》宋刘黻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黻

《立春》原文

腊月廿四夕,冷坐梅花州。

无梦到金马,有诗迎土牛。

半生常见肘,一岁又从头。

形影人相释,先生达理否。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根据这首诗进行的原创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立春》一首诗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的立春画面。此诗是刘黻所作,让我们透过他独特的生活观察,体验了一个普通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先,“腊月廿四夕,冷坐梅花州”,这句话为我们描绘了诗人刘黻在腊月二十四夜独自坐于梅花洲的情景。在寒冷的冬夜,他冷静地坐着,也许正在期待着春天的到来。这是一种深沉而寂静的等待,是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热切期待。

“无梦到金马,有诗迎土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坚韧。他无法进入金马门,也就是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反而用诗歌迎接春天的到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这是一种深深的乐观和坚韧,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半生常见肘,一岁又从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反思。他一生经历了许多,但仍然坚韧不拔,对生活充满希望。他相信,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有希望,就有可能从头再来。这是一种深深的信念和决心,是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最后,“形影人相释,先生达理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领悟。他的身影和影子相互交错,这就是他的生活,这就是他的世界。他是否理解这一切呢?他是否已经通达了人生的道理?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疑问,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自问。

总的来说,《立春》这首诗展现了刘黻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尽管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仍然坚韧不拔,对生活充满希望。他的诗情画意、深沉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都让人深受感动。这就是宋代诗人刘黻《立春》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