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西际》宋刘黻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黻

《西际》原文

一径寒松老,因来采茯苓。

水禽鸣杞涧,野鹿卧棕亭。

瀑近云根湿,仙遣石井灵。

守庐青道者,不厌客频经。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西际》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他的描绘,我们可以领略到西际独特的山水风貌和其中的生动画面。

首联“一径寒松老,因来采茯苓”,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铺满寒霜的老松树小径,其尽头隐约可看见有人在采挖一种叫做“茯苓”的中药材。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对西际环境的初步印象,他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环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茯苓这种中药材的熟悉和热爱。

颔联“水禽鸣杞涧,野鹿卧棕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西际的自然风貌。他听到了水禽在溪涧中欢快地鸣叫,看到了野鹿在棕亭中安然地休息。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西际的宁静和和谐,也暗示了这里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颈联“瀑近云根湿,仙遣石井灵”,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西际的自然奇观。他看到了瀑布近在咫尺,水气弥漫,仿佛云根湿透;又看到了一个神奇的石头水井,充满了灵气。这一联将西际的自然景观推向高潮,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尾联“守庐青道者,不厌客频经”,诗人最后表达了对那些在山间小屋中默默守望的隐士的敬意。他们不厌其烦地接待络绎不绝的游客,展示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深理解和敬仰。这一联寓意深长,使人不禁想到诗人自身的遭遇,感叹自然美景需要我们珍惜,和谐共处也需要我们去实现。

从总体上来看,刘黻的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幽深宁静的自然山水画,让我们在感受诗人的欣赏之情的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整体上看,这首诗的内容深沉而富有哲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让我们来尝试理解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

走进一条铺满寒霜的老松树的小径,我来这里采挖一种叫做茯苓的药材。水禽在溪涧中欢快地鸣叫,野鹿在棕亭中安然地休息。瀑布近在咫尺,水气弥漫,仿佛云根湿透;石头水井充满了灵气,这一切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恩赐。那些默默守望在山间小屋的隐士们,不厌其烦地接待络绎不绝的游客,他们深深地理解并敬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美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