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嵇康
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
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
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
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
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
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
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
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
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
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
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
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嵇康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以及他对于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他曾经受益于父兄的庇护,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他渴望能够过一种纯粹的生活,远离纷扰的世界,享受生命的美好。
诗中的“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然而,他又不能逃避这个世界,所以他感到困扰和不安。嵇康所处的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苦难深重,这使他感到深深的不安。
诗中提到的“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的厌恶和对自由的向往。他向往像渔夫一样,在江海中自由地漂泊,不受任何束缚。这种生活虽然自由自在,但他并不喜欢。
因此,他更愿意像飞翔在区外的鸟儿一样,远离尘世,享受自然的恩赐。他愿意抛弃所有的负担,逍遥于天地之间。他愿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集结于名山,弹琴吟唱,享受生命的美好。如果有谁能够理解并跟随他的脚步,那么他就不胜欣慰了。
现代译文:
昔日承蒙父兄庇护,年少便能远离负荷。因疏懒而隐居山林,隐迹北山之下。只愿修身养性,终此一生而无其他诉求。然而理想中的美好时光未曾到来,无奈世俗纷华却接踵而至。对世教之困扰深感恐惧,常常担心被世间纷扰所牵绊。远古的羲皇农帝已然远去,只能捶膺叹息。
尚礼之风贵尚容姿,渔父喜好扬波弄影。虽欲逸如水中之鱼,却也难如所愿,非我所喜。倒不如翔于区外,餐食琼浆漱饮朝霞。抛弃世事之累,逍遥于天地之间。结交志趣相投之友于名山,弹琴吟唱于清歌之中。有谁能够理解并跟随我的脚步,又何必去在意古人的评价呢?
希望这个现代译文能够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