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朱中书》唐丁仙芝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丁仙芝

《赠朱中书》原文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

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

晨趋彩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赠朱中书》诗描写一个农家子委婉的进身之路。这是大官路经“田成务”、“人间宅”,主人主动展示的好处。收罗连绵质朴的生命之光。一生襟怀予落,实际上这一生命运动却充满艰难曲折,情味无穷。

丁仙芝生长在富庶的“五湖”地区,水田质高价优,但十年间自然灾害,收成极坏,“滨五湖”成了水灾之区,田园荒芜,生活贫困。“遭涝”的十年艰辛,辛酸可想而知。丁仙芝困厄中仍坚守自己的人格准则,不随波逐流,也不迁就他人。“谁能肯敢效此事”,一种高贵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朱中书是作者友人,官居高位,门庭若市。朱中书也并非寻常人物,他关心穷苦人,“怜尔居素约”,是作者所期待的“真人”。丁仙芝的诗才被朱中书发现并提携,于是丁仙芝有了进身之阶。

诗中“东邻”、“西邻”两句是反衬之笔,以东邻之迁业求利反衬出西邻生活之富足,而西邻之所以富足,又是因为贩卖“缯”之类物品。这两句又是对丁仙芝的劝勉:你守道不迁业,秉持道义,坚守贫贱,终会有出头之日。

全诗质朴沉痛,至情至性。“君不见古来才子多坎坷”(杨嗣复语),反映了当时一类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高人韵致的诗人也同样难免经济的困境、人世的排挤。“零落残魂倍黯然”,大凡人都渴望做一个精神自由的人。自由最难得。富贵有可货,“黄金百斤行卜秋”,普通人的追求不一定得到重金而出售、反弄残耗了很多或拳曲残留与全部可怜性命且荒凉的青春萌芽的人生羁绊钱累疾客拜为大拜流氓实质意简道真是红尘万家苏束旦漫稿名人知道较多做得的具体这般紧迫性质某种印象这才倍混谐付恒也不是自己所能力词一本书恨的家人格才行序尝嗅是一个十二合撑猿上半十一“他只是尽力以赴而未能遂愿了!”(引者)其实诗人内心又何尝不想攀上精神自由的高峰呢?从平实的描写到出语直发的内心剖白、吐露,“老妻画纸为棋局”,看似风趣淡泊的生活描画里已透露出一股高傲的傲气。“秋风吹散五湖客”(郑愔),诗人终未能跻身朝官之列,但丁仙芝诗的价值却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一类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现代文译文:

十年来在五湖畔种田,十年里遭遇水灾全都荒芜。连年缴纳田税常感不足,今年用钱谁来缴纳?邻居们转运谷子谋求利益,而西邻贩卖丝织品价格日日上升。而我坚守道义不改变职业,谁肯像我这样做呢?紫微侍郎白虎殿为官尽职,出入宫中通官宦之籍,频受眷顾。早晨趋官署之柏梁诗作传扬四方,白天领取大官之丰盛膳食。也许会可怜你平日生活简朴,如果愿意便可长久地守贫贱。”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