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释印肃
勿于中路事空王,钻火还须金色光。
烧却三千并世界,死中得活也无方。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勿于中路事空王,钻火还须金色光。 烧却三千并世界,死中得活也无方。
这是释印肃的《颂十玄谈》的第一篇《达本》。在解读这首诗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十玄谈”。这是禅宗的修习方法之一,通过阐述“十玄门”来启发人的智慧,引导人们理解宇宙和生命的奥秘。
首句“勿于中路事空王”,这句话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不要迷失在空洞的理论中,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实际修行。真正的修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关注每一个当下的生活细节,理解生命的本质。
“空王”在这里是指佛或菩萨等修行者,他们在修行中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成为引导众生的导师。因此,“勿于中路事空王”的意思是,不要偏离了修行的正路,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理论。
第二句“钻火还须金色光”,这句话借用了钻木取火的比喻。在寒冷的夜晚,人们通过钻木取火来获得温暖。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专注,需要火源的金色光芒来照亮黑暗。同样,修行也需要这种专注和耐心,需要内在的“金色光”来照亮我们的内心世界。
“烧却三千并世界,死中得活也无方。”这句话表达了修行的力量和效果。通过专注和努力,修行可以燃烧掉一切物质的、世俗的牵绊,让我们在困境中得到新生。这就是修行的目的,即通过不断自我更新,实现内心的觉醒和成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地修行,总能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出路。
总的来说,《颂十玄谈》是禅宗修行的一种表现形式,强调在实际生活中修行,以内在的光芒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释印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修行过程的深入理解,同时也鼓励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内在成长。这种理解既深刻又充满生命力,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修行,以达到生命的本质——心灵的觉醒和成长。
至于现代文的译文,我会尽量将诗中的哲学意象和象征意义转化为更通俗的语言,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但我必须承认,翻译是一种双向交流,我会尽可能地尝试保留原诗的美感和深意。希望您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