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释印肃
心月孤圆时,光非十五六。迷者以圆观,智者应妙触。印危崖,鉴川陆,一性圆通无委曲。了非心外逐尘缘,下坂不走天然速。谁道速,不佛之处不得住,无佛之处一时足。时来铁解放光明,运至石头成白玉。幸逢施主大开张,古佛慧命汝今续。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偈颂十四首其一》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这首诗中,释印肃以诗的形式描绘了他对禅宗哲学的理解。首句“心月孤圆时,光非十五六。”即点明了禅的真理,那就是在无边黑暗中有一颗明亮纯洁的心,这个心如明月一般独孤而圆满,即使十五月圆也超脱于其外,即是超越了对时间的观念和具体的环境的依赖,纯粹的去感受当下这一刻,一切法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纯任灵觉之光照射世界。
接下来,“迷者以圆观,智者应妙触。”在修行的人中,有的深陷迷惑之中无法解脱,他们的见解就是基于自己的执着和对佛法的一种想象理解;有的已明理人依据真悟禅理和大智妙觉来认识理解这个清净光明的宇宙之心,领悟妙悟他们也即是自然而然的瞬间洞达和觉察这个唯一的明体。“印危崖,鉴川陆”两句描述了禅者心如明镜,不染尘埃,如同在危崖之上印证自我,也如同在川陆之上鉴照世界,不被外物所惑,保持自我清净无染。“一性圆通无委曲”,揭示了禅的本质就是直接了当的领悟明性,不需任何的掩饰和曲折。“了非心外逐尘缘”以下六句,描绘了悟道者不被尘世所诱惑,也不被时间空间所限制,是在自身的本性上去观察和理解世界,明白佛法不离世间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时来铁解放光明”到结尾,表示当机缘成熟时,每个人都能获得解脱,如铁石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内在的光明。
在现代译文里,“心月”象征着人的内心,“孤圆”代表了人的纯净和无畏。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心月”始终如一地照耀着我们的道路。它提醒我们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无畏,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光非十五六”意味着无论年龄、经验或境遇如何,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月”,点亮自己的生命之光。这是一种超越时间、超越环境的觉悟和理解。
“迷者以圆观”描述了那些被环境和经验束缚的人,他们无法看到真实的自我和世界。而“智者应妙触”则代表那些已经觉悟的人,他们能够直接体验和理解生命的本质。
总的来说,“心月孤圆时”表达了一种内在的平静和无畏,“光非十五六”则提醒我们不要被时间和环境所限制,“迷者以圆观,智者应妙触”则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方式。这首诗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无畏,超越时间和环境的束缚,直接体验和理解生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