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释印肃
循水寻流不见源,逢人相问岂堪言。
知君背觉劳生解,谩语皆真意普贤。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颂古九十八首》的首篇,以禅者的敏锐洞察,描绘了一幅空灵的画面。
首句“循水寻流不见源”,水是流动的,是自然之物,也是生灵之源。诗人借水寻找源头,寻找生活的本质意义,寻求内心深处的解脱和领悟。在探寻中,他找不到源头,也许象征着他内心的迷茫和困惑。这一寻找的过程也寓含着人生的一种普遍状态:对真理和智慧的追寻总是永无止境的。
次句“逢人相问岂堪言”,这里的“逢人相问”并非真正的向人询问,而是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疑惑和困扰,无法向人诉说。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无法向人诉说自己的困惑和迷茫,只能独自面对。
第三句“知君背觉劳生解”,这里的“知君”是对他人的尊称,而“背觉劳生”则是对其行为的批评和警示。“觉”在此处可以理解为觉知、觉悟,“背觉”则表示背离了真理之路,“劳生”则是对世俗生活的批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他人背离真理之路的担忧和批评。
最后一句“谩语皆真意普贤”,这里的“普贤”是佛教中的菩萨名,常被用来比喻有德行的人。“谩语”在此处并非真正的谎言,而是指不切实际、空洞无物的言论。“皆真”则表示所有的言论都是真诚的、真实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他人言论的警示,提醒他们要切合实际、真实可信。
整首诗以禅者的视角,描绘了探寻真理之路的艰难和困惑,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人行为的批评和警示。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充满了禅者的智慧和洞察力。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意,同时使它更贴近现代生活,便于理解和接受。如下所示:
水是无源之流,人在茫茫世间。找寻源头的旅程永无止境,问人间是与非有何等值得。明知背离真理的慰籍只会徒增困惑,虚假的言辞令人倦困。普贤菩萨何尝不是真诚的真意?倾听内心的声音,别让梦魇挡住了寻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