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释印肃
潭容万像沉,识水悟心深。
堂裳空界月,痴猿彻夜寻。
宋代诗人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是一首充满禅意的美诗,它描绘了一个深邃的境界,引人深思。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以及对现代文的译写:
在诗中,诗人通过潭水包容万象的意象,描绘出深不可测的意境,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深沉的水面,承载着万物的沉静,那水的深度与广大,也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真理的探索和领悟的深度与广度。而“识水悟心深”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象,它表明只有通过深入水,深入认识水,才能真正领悟到内心的深处,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
“堂裳空界月”一句,诗人用堂裳空界月来描绘一个空灵、澄明的境界。堂裳象征着宽敞的空间,空界月则象征着无边的月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空灵、澄明的世界,这个世界似乎摆脱了尘世的喧嚣,保持着纯净、清晰。这种境界就是佛法中的般若境界,只有超越自我和外界的分别,达到绝对的超然与淡然,才能见到“空界月”的光芒。
而“痴猿彻夜寻”这句,则是通过对一个顽固不化的猿猴的描绘,来表达出人们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这个痴猿彻夜寻的形象,象征着人们对于真理的探索和追求永无止境。即使夜深人静,猿猴也会继续寻找它的出路,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会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潭水、月光、猿猴等意象,描绘出了一个空灵、澄明的世界,表达了人们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探索。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只有通过深入认识自己和世界,才能真正领悟到真理的本质。
至于现代文的译写,我会尽量保持原诗的意境和美感,同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潭水包容万象沉,认识水深悟心深。宽敞空间月如洗,顽猿彻夜寻真知。”
希望这样的译写能够尽可能地传达出原诗的美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