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宋释印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印肃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原文

历劫尘沙积窦岩,十方诸佛共同参。

多宝闻经亲涌现,故非柏梓与松杉。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释印肃的《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佛教思想。其开头“历劫尘沙积窦岩”,寓意丰富,不仅形容了岩洞的悠久历史和累积下来的尘沙,同时也寓意着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生活琐事、人生的苦难、痛苦,像山一般积淀下来,但我们只要以坚定信念勇猛精进的心态,穿过这片丛林就能寻得人生的真理。

“十方诸佛共同参”,这是一个深邃的象征,寓意释迦牟尼佛说的一切佛法都是为我们人类在生活中受用的法门,为大众共同的修行工具,每一个众生皆可以共参,不需要舍近求远。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佛教,都与释迦牟尼佛息息相关,甚至一切众生都应该向自己内在的世界探索真理。

“多宝闻经亲涌现”,这里提到了多宝佛闻经的故事。释迦牟尼佛曾讲经时,其中有一位婆罗门种姓的人听到般若法后悟入见道,即时出现五光瑞相。此句借以表达,若我们诚心听闻佛法并精进修行,我们也可以亲见真理之光。

“故非柏梓与松杉”,柏、梓、松、杉这些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释印肃以此比喻世间种种外境。他说这些外境并非无用之物,因为它们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世上一切人世之物中皆蕴含着深厚的禅意与道理。如同经过多时的修炼、承受生活的洗礼,即使微小之物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能开悟修行见到佛法实相。

总体来看,这首诗意境深广而简单易懂,表现出作者深厚禅悟修养的同时,又通过常见之事物与行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真意。释印肃所著之《行住坐卧三十二颂》还表明他的观点,即使是一个人禅坐悟道或是有慈悲喜舍的心也不能被功利之相蒙蔽而不能修禅定开智慧解脱道而见真性之境。此观点体现了禅宗的一种独特修行方式,它不仅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入理解,也是对世界万物的深刻洞察。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