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释印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印肃

《颂证道歌·证道歌》原文

水是捉月争拈得,渠应不苟诸颜色。

吴道僧繇画不成,痴猿彻夜空拿搦。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水是捉月争拈得,渠应不苟诸颜色。”这两句是说,水中的月儿谁也捉不到,只能拈着玩玩,但捉到的不是真实的水,只是月光倒影而已。水中之月,月是青莲,可望而不可及。然而人们却争相来拈。释印肃用“争拈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人继而道出真理,“渠应不苟诸颜色”,真理固然浅显易懂,“真实如铁衣般明亮”(“渠”一般有多个用法,这里是称呼诗题中主人公的名字,这位人)那就是所有景象都是由色构成的颜色既受所限亦见分明 ,人所趋往并不能构成“真相”,或者说这样客观在很多条件下并没有它原本的意义存在。“不苟诸颜色”在这里以清澈的颜色象征着清澈的真理。

下一句“吴道僧繇画不成”笔锋一转,反衬诗眼。“吴道子”(唐代画家)与“僧繇”(唐代一位有名的画家)以绘画形象生动见长,“画不成”形象地道出了这首诗的主题——诗眼“水月”之妙。

“痴猿彻夜空拿搦”中诗人以“痴猿”喻人,人们执着地追求水中月影,就像“痴猿彻夜空拿搦”。“彻夜”二字表现了人们对于水月的痴迷,“空拿搦”表现了人们对于水月的理解——水中之月虽好但毕竟不是真实的月亮。这也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真理——世间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是真意却是不可更改的。

译文:

月光倒影在水中,谁都想抓住它玩玩,但捉到的只是月光倒影而已。就像吴道子画的画一样栩栩如生,但是人们却执着地追求真实的月亮。就像猴子一类的动物一晚上都在那抓月一样,只有真正明白的人才能看透其中的道理。

希望我的赏析和译文能够让您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