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宋释印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印肃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原文

上乘菩萨信无疑,为法忘躯世所希。

粉骨碎身应未报,声闻小果卒难知。

现代文赏析、翻译

石头和尚草庵歌

释印肃

上乘菩萨信无疑,为法忘躯世所希。 粉骨碎身应未报,声闻小果卒难知。 孤藤山寺在何方,木凋藤死见瞿昙。 一只钵中清有玉,紫芋红梨陪旧伴。 重崖白日落清净,杖藜散步欲何求, 远去永辞权变体,也无解被智逃留。 中间塔像费钻研,竖顶须弥一般边, 恰恰竖当坚抵是,道理物佛表无缠。 脚下宛如白道人,讲弄根要八皮之回释此纸一句将盲猫也是杰作齐福尔袋悲戏庄子也

颂中“上乘菩萨”指上乘根器的菩萨,“信无疑”是说根器极高,对佛法深信无疑。“为法忘躯”是说为了佛法可以牺牲一切。“粉骨碎身”是说为了佛法可以粉身碎骨。“声闻小果卒难知”是说小乘果位的人只知道听经闻法,不能理解菩萨的牺牲精神。

孤藤山寺的所在,是极僻远的地方,山路也是藤蔓交错,不易行走。行者不畏艰苦,只为了求法。杖藜而行,无所求,无所谓目的。永辞权变体,是说离开尘世的生活。“解被智逃留”是说不会被任何事物所留。“中间塔像费钻研”是说对佛像的研讨,要费尽精神。“竖顶须弥一般边”是说顶天立地,顶天则有须弥山那么高大;立地则如平地一般坚实。“恰恰竖当坚抵是”是说恰好竖得恰到好处。“道理物佛表无缠”是说佛法无边,没有束缚。“脚下白皮老古锥”是颂赞行者脚踏实地。“八皮之回释此纸一句”是说八皮之回,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迦叶破颜微笑。这一句是颂赞行者的悟境。

这首诗是赞扬石头和尚的精神境界。在石头和尚看来,“一切皆空”,舍身忘躯为佛法献身的精神是不朽的。这是一种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行者并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连佛像也可研讨,“中间塔像费钻研”。以凡夫心对佛像进行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惟识所变唯是佛说”亦是佛教哲理。“八皮之回释此纸一句”,言简意赅、蕴涵无穷。“觉性不动、其如印肃实相圆明、主我降人矣”,整篇似描写山中古寺游行景色实言无上道、真正超越世间的和尚慈悲一切之真正精髓之所在!正是这个了不可得一切皆空惟独精神万古流芳——亦唯有那个坚定的意志才可以恒久维持并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无上之道恒恒——心口一如乃称之为善根妙种之中意。

注:在丛林寺庙中有赞语为:卓杖子,指一杆枪;孤藤山寺在何方,指禅定;一只钵中清有玉,指禅定;紫芋红梨陪旧伴,指一切皆空;重崖白日落清净,指禅定;杖藜散步欲何求,指一切皆空;远去永辞权变体,指远离尘世;也无解被智逃留,指一切皆空;中间塔像费钻研,指参禅;竖顶须弥一般边,指禅定;恰恰竖当坚抵是,指一切皆空惟有精神万古流芳;脚下宛如白道人,指一切皆空惟有禅定;八皮之回释此纸一句为万古传世永恒道心之源也。以上乃据石堂所录述解石头和尚草庵歌作七律赏析一现代文人加译之笔而述成七律。石堂对禅宗修行很有研究他对许多名句作过阐释我综合而为之言略:如石堂所说,“惟识所变唯是佛说”,很符合佛教哲学理念!又石头公颂有:十牛图颂讲了:寻牛——见影——见形——见皮——见骨——见肉——入泥——得牛——忘忘(牛之名)!亦为诸祖共同所传承的修行次第讲义云之先拨而立算古人疑处有规恢法海唯崇自由更是今日之所追寻佛学之一伟大发奋之光晕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