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十二时歌》宋释印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印肃

《十二时歌》原文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祗这圆音无二听,何劳妄想别求真。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十二时歌》的赏析:

《十二时歌》的诗心和禅意非常浓郁,充满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它用鸟鸣、钟声、犬吠等象征清晨的元素,表达了释印肃对“真听”、“真静”的独特理解。诗中的“圆音”可以理解为真正的佛法,是对世界的认识和内心的修炼。“无二听”、“体合声空”表达了一种朴素的平和观念,表现出淡泊明志的精神面貌。

诗句“击钟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引发人思考真正的钟鼓之美在哪里,释印肃指出钟鼓的本质原本就空,因而无论敲打出多么和谐悦耳的节奏都没有声响存在。对于许多在外寻声觅道的人来说,这个领悟是非常重要的。

从现代文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回归内心、倾听自我、享受平淡生活的哲学观。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安静和专注来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来探索真实的自我。这就是诗歌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它在历史长河中仍然受到喜爱的原因。

至于诗句“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我个人理解为:“那些了解声无实体的人成为了这里的人”。意味着,了解事物的真相并且放下自我束缚的人,能够与真理融为一体。

总的来说,《十二时歌》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它用清晨的元素描绘了真正的佛法,提醒人们要倾听内心的声音,回归自我,享受平淡的生活。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