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宋释印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印肃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原文

引领搬徒访万山,深明下手处艰难。

圆成满目莲宫现,风铎声清意自闲。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所描绘的是一种心境,是行、住、坐、卧之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境界。它通过行、住、坐、卧四种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动作,展现出深层次的哲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清静无为、自然适意的处世哲学。

在现代文的译文中,我们尝试将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转化为更易于现代读者理解的文字。

引领群徒访遍万山, 深谙修行之艰难之处。 成就圆满莲宫之境, 风铃清脆,心境自闲。

首句“引领搬徒访万山”,描绘了诗人引导门生们遍访名山大川,寻求修行的真谛。这里的“搬徒”并非简单的迁移,而是带有引导和启发的意味。万山代表了众多的修行资源,也象征着修行的艰难和挑战。

“深明下手处艰难”一句,揭示了修行过程中下手处的重要性。下手处是指修行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它象征着修行的开始,也是决定最终成果的关键。只有深入理解下手处的艰难,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取得成功。

“圆成满目莲宫现”是描述修行的最终成果。莲宫象征着佛法的圆满成就,而“圆成”一词强调了最终成果的完整和完美。在此句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期望和祝愿,希望弟子们都能成就圆满的佛法。

“风铎声清意自闲”描绘了修行完成后,心境的清净和自在。风铎是寺庙中用来警醒众生的工具,诗人借此传达出心静如水、远离喧嚣之意。句中的“意自闲”更是表现出诗人的恬静自得之情,这是他在修行道路上收获的宝贵财富。

总体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释印肃对于修行的心境描绘和对弟子的谆谆教导。无论是行走、居住、坐下还是躺卧,诗人都在传递着深层的哲理和智慧。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境,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我心灵相通的境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