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介轩是南宋中后期诗坛的重要代表,其诗作以清丽婉约见长,尤擅描绘江南风物与隐逸情趣。在诗词创作上,他继承江西诗派的锤炼之功,又融合四灵诗人的自然旨趣,形成'精工而不失天然'的独特风格。其《山居》《渔父词》等作品,以简淡笔墨勾勒出空灵意境,对后世江湖诗派产生深远影响。虽存世作品仅三十余首,但'一联工整惊时目'的艺术造诣,使其在宋末诗坛占据重要地位。总体而言,诗人以幽微深秀的诗风,在宋诗雅化进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堪称南宋遗民诗人的典范。
徐介轩,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德远,号介轩,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其诗风清丽婉约,多写山水田园之趣,尤擅七言绝句。与当时文人雅士交游甚密,常以诗会友。传世作品散见于《宋诗纪事》等总集,现存诗作二十余首,如《春日即事》《山居》等,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悠远。其诗作虽不多,但能于简淡中见深致,体现了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因史料匮乏,其生平事迹多不可考,仅能从同时代人酬唱诗作中略窥其风雅之姿。
徐介轩,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孝宗至宁宗年间(1163-1224)。字德远,号介轩,江西临川人。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及第,初授潭州司户参军,后历官江东提刑、福建转运判官等职。嘉定年间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臣,贬知南康军。晚年归隐故里,筑"撷芳园"以诗书自娱。其诗宗法江西诗派,尤得黄庭坚句法,风格清峻峭拔,时人评其"有冰霜之气"。著有《介轩集》二十卷,已佚,今存《全宋诗》辑录其诗三十余首。与杨万里、陆游等有唱和,杨万里曾赞其"诗骨棱棱可立懦"。
徐介轩是南宋诗人,其代表作《春日即事》《山居》等以清新自然见长。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与隐逸生活,语言质朴流畅,如"竹篱茅舍自甘心"等句,体现淡泊闲适之趣。善用白描手法勾勒景物,意境疏朗空灵,带有杨万里"诚斋体"的活泼风格。诗中常融入哲理思考,如"万事不如归去好"传递出世情怀,展现南宋后期文人逃避现实的心态。其诗风介于江湖派与四灵之间,虽存世不多,但以简淡真率自成一家。